2022年珠海发展如何?解读“产业第一”年终答卷

导读南都讯2022年即将收官,又到了该交答卷的时候。后疫情时代下,珠海全力推进“产业第一”取得了哪些成效?今年的工业发展究竟会交出一份怎样...

南都讯2022年即将收官,又到了该交答卷的时候。后疫情时代下,珠海全力推进“产业第一”取得了哪些成效?今年的工业发展究竟会交出一份怎样的“成绩单”?这无疑是对珠海进行年终盘点备受外界瞩目的两大焦点。

由于截至发稿时,全年的工业数据尚未发布,南都记者仅以1-10月的数据以及各区镇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为主要依据,从速度、质量、效应三个关键词,尝试解读珠海“产业第一”的发展路径、综合剖析珠海产业发展“答卷”。

关键词“速度”

1-10月规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,新纪录不断刷新

面对疫情反复,2022年珠海产业发展却呈现出旺盛的活力,1-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跑出了全省第一的增速,为珠海高质量发展这份最引人瞩目的“年终答卷”书写了闪耀的注脚。

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-10月,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9.16亿元,同比增长8.9%,增速较上月加快0.6个百分点。其中,自今年7月以来,珠海工业发展顶住了多轮本土散发疫情的冲击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逆势飘红,从7.3%攀升至10月的8.9%,4个月上升了1.6个百分点。

进一步梳理发现,伴随“产业第一”相关政策逐步发力,今年第二节度、第三季度,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稳居全省第2,至今年10月,排名进一步上升至全省第一。

与工业逆势增长相呼应的是,珠海招商引资同样跑出“加速度”:最近公布的今年1—9月数据显示,珠海新增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5个,协议投资总额2094亿元。签约项目数量为过去6年年均签约数量的3.2倍,协议投资总额为过去6年年均投资总额的近2倍。

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工业投资。从一季度的比增45.2%,到上半年的39.9%,再到前三季度的66.1%,珠海稳居全省增速第一。

以上只是一个缩影,更多的新纪录在珠海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涌现,成为珠海加快发展的有力见证。

11月6日,由华发集团引进的广东高景太阳能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(三期)开工仪式在珠海举行,较原计划提前半年,继创造“140 天投产”的行业纪录后,又一次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距项目二十余公里外,由格力集团携手闻泰科技共同打造的光电智能制造产业项目——得尔塔产业园项目(一期)快速推进,从动工到主体结构封顶仅用时115天……

一些记录刚刚诞生又被刷新。比如11月11日,珠海5.0产业新空间“明星项目”——大横琴集团投资建设的斗门二围北片区的富山工业城举行D区主体结构封顶仪式,跑出了令人惊叹的“特区速度”:9栋建筑,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,五天一层楼,三个月整区封顶。

另一边,华发集团担纲建设的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、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、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、华发智造产业园4个项目,经过近5个月奋战,创下了“三天一层”的新速度。

跨越40年,深圳和珠海,珠江口一东、一西的两个特区城市俨然开始同频共振,40年前由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所创造的平均不到5天一层楼的“特区速度”的接力棒,在40年后传递到了珠海人手中。

关键词“质量”

电子信息等成支柱产业,新能源、生物医药快速发展

珠海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如何?

如果说增速,只是体现一个城市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快慢,那么产业结构,无疑关乎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。

最新发布的1-10月经济数据,揭开了珠海产业的大致结构:七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86.61亿元,占比约为81%,其中,家电电气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石油化工、电力能源、天然气开采,成为珠海体量最大的产业支柱,今年1-10月分别完成增加值338.28亿元和205.11亿元,在珠海现有的七大支柱产业中分列第一、第二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生物医药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,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8.83亿元,体量上也已超过了电力能源、天然气开采,成为珠海第四大支柱产业,22.7%的增速高于珠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.8个百分点。

进一步梳理分析,伴随“产业第一”的全力推进,珠海新能源、集成电路和高端制造产业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,在珠海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攀升,日渐成为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
其中,珠海新能源产业今年1—10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00亿元,增速超过80%,特别是在新能源光伏产业,珠海系统构建起以高景、爱旭为代表,从硅片到电池,并向组件延伸的光伏产业体系,不到两年时间,实现光伏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。

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,今年1-11月珠海新增注册企业数量572家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,今年前10个月产值增速超过16%。

伴随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,以及一大批以高技术、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聚集,珠海产业结构正持续优化。

按照今年4月产业发展大会确定的目标:珠海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,以及智能家电、装备制造、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,迅速做大做强“4+3”支柱产业集群,构建“雁阵型”产业集群发展梯队,力争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。

截至2021年,珠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00.81亿元,如何在短短4年时间内跨入工业万亿级俱乐部,这份新时代的答卷,珠海仍在奋力书写当中。

关键词“效应”

“产城人”加速融合,珠海成为95后人才创业就业“梦工厂”

珠海推进“产业第一”、城市“向实而行”,除拉动各项工业、产业发展指标快速成长,还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?

在4月召开的产业发展大会上,珠海为满足产业发全周期发展需求,密集发布《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》、《加快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十条措施》等“1+5+3”产业发展系列政策,以产业为牵引,加快驱动营商环境、人才竞争力、公共配套、交通建设等全面提升。

最新的一个案例是,珠海对95后人才的吸引力快速提升。在最新发布2022年“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榜单”,珠海排名全国第12,较上一年提升6位。

分析认为,蓬勃发展的各类高新产业以及相继出台的各类人才政策,叠加珠海已有的文娱、创新优势,使得珠海日益成为95后年轻人就业创业“梦工厂”。

与该榜单相呼应的是,珠海人才引进也跑出“加速度”:今年1-7月,新引进人才3.7万名,其中新引进博士、硕士学历人才分别同比增长24.5%、53%,珠海人才总量已超80万人。

对于不久前办理完营业执照的市民邱先生而言,其最大的感受是,珠海的行政服务效能更快了,“上午提交了申请资料,下午就可以直接打印领取营业执照。”

伴随珠海全面建设产业5.0新空间,“产城人”正快速融合。总投资规模约32亿元的香洲创港中心,与南屏科技工业园仅一路之隔,但与后者不同的是,其不仅建设有多层产业楼、高层产业楼、研发产业楼,还囊括了人才公寓、国际品牌酒店、缤纷商业街区、智慧餐厅,能满足24小时“产城人”生活圈全系生活需求,被誉为都市型产业园。按照要求,一个标准的5.0产业新空间配套,需在5分钟生活圈内解决85%的生活生产配套需求,包括吃、住、行、衣、娱等。

“产业第一”也成为了推动交通提升的加速器。就在12月12日,珠海交通集团与珠海港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就合力促进交通提升,共同服务产业发展等达成合作共识,包括依托各自在铁路物流、仓储、多式联运、跨境物流、大宗商品供应链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,进行业务融合,共同推动珠海现代物流业发展。

从营商环境到公共配套,从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到交通提速……珠海推进“产业第一”所引发的改变正悄然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一组组看似枯燥、冰冷的数据变得温情脉脉,迅速成为市民可知可感可触的便利与服务。

采写:南都记者杨亮 实习生高于茹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